在央企改革深化的背景下,中海油(00883)加強資本市場溝通,大力推進分紅、大額回購等工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中海油作為我國能源安全支柱企業,無論從業績、現金流、分紅的角度來看好都有極高的投資價值。
2023Q1布倫特原油均價為82.16美元/桶,同比-16.1%,但中海油業績並未受到油價的嚴重衝擊,天然氣業務受益於市場化改革,中海油繼續維持強大的成本管控能力,業績站上新台階。2022年,中海油股息率8.3%,整體上維持高股東回報,高分紅為公司的投資價值築基。中海油業績的新台階將有效驅動ROE的改善。此外,2023年央企改革引入“一利五率”考核,將原本考核指標中的淨利潤改為淨資產收益率,有利於中海油盈利品質和投資價值的提升。
深遠海風電成新能源方向
2022年,中海油直接為油田生產設施、高滲透率直接供電的分散式風電項目-蓬萊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式啟動;首個大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海南CZ7海上風電示範項目獲得核准;使用陸地電網的電代替自發電的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二期項目建成投用。此外,公司還成功獲取上海金山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
今年5月,中海油宣佈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成功併入文昌油田群電網,正式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作為我國第一個工作海域距離海岸線100公里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的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投產後的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於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為油田群生產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6月1日,中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CCS)項目——恩平15-1油田碳封存示範工程在珠江口海域正式投用。項目可捕集處理油田伴生的二氧化碳,並回注到海底約800米深處的鹹水層中封存,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中海油也要適應綠色低碳的發展趨勢。我國的風電行業這幾年發展很快,陸上風電發展更快,因為其經濟性比海上風電更有吸引力。目前我國的海上風電主要集中於近海,而整個深遠海的風電資源潛力巨大,中海油的技術優勢主要在海上,尤其是深遠海的風電發展上,結合自身的特點,深遠海風電將是一個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