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自一位網友留言
請不要錯誤解讀獅子山精神。The main theme 是表現香港人的努力及自強不息。從而建立一個與別不同的香港。 在市區興建簡約房屋是一個沒經過深思熟慮的做法。也沒有考慮到經濟, 城市規劃及可持續發展。香港自開埠以來公屋都是建在新開發區。比如牛頭角及屯門。市區土地有價值。賣地收益或增值發展可促進公營房屋的可持續發展。 把有價值的市區地用作簡約房屋只是討好一部份人並沒有考慮到經濟効益及其他社會持份者的感受。幫助弱勢社羣是必然的。但不是永遠的提供粗茶淡飯而是要鼓勵他們去𡚒鬥。否則社會停滯不前,政府又可來財力去支持。
能做到置業在市區的香港人都是本著獅子山精神去打拚。他們辛勤工作賺錢不一定比住劏房的人過得好。供樓不是樂事而是壓力,目的是要改善生活。他們的投資帶動社會經濟及創造就業機會。他們要納稅是肩負社會責任。 樓貸是不能退稅,他們對社會的付出是多於回報。 他們有杜甫的精神不會反對簡約房屋。政府理應考慮到這些無私市民的感受,確立一個平衡雙方面,對香港有長遠利益的方案。不應該為10萬人而破壞香港人的𡚒鬥心。 相對入住簡約房屋的人也應感恩。早點起床上班又如何。只要本著同樣的獅子山精精神,多勞多得, 進住市區是指日可待。每個香港人都懂得自我增值,努力向前 香港才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