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39,392
  • 回覆: 312
  • 分享: 3
本主題由 陳耀 於 2022-12-3 17:20 移動
港經濟恐步入「日本模式」
港匯昨日創13個月高位,賭港元與美元脫鈎的「大鱷」應會收斂,惟長遠挑戰猶存,尤其是人口老化疊加移民潮令香港的勞動力下降,香港總商會經濟學家梁兆基警告,香港經濟正進入「日本模式」,籲港府需要落實及處理人口政策,以免經濟發展無以為繼!事實上,再有大行看淡本港經濟,瑞聯銀行已將今年全年香港經濟預測下調至收縮2.8%,明年增長亦只有1.5%。

日本上世紀1980年代尾的滔天資產泡沫爆破後,經濟陷入「迷失的30年」,人口老化疊加出生率下降,加大振興經濟的難度。

梁兆基出席活動時直言,本地經濟面對多項問題,包括人口老化、反全球化和環球通脹等,而勞動人口在未來20年或較現時少三分之二,人口收縮的速度若快過生產力增長率,經濟便會出現衰退,認為香港急需補充勞動人口,否則經濟不能持續增長。

憂全球化紅利慢慢減退

他續說,雖然內地或能為本港補充勞動力,但內地未來也會面臨勞動人口萎縮,日後要與內地爭取年輕勞動人口的競爭只會愈來愈大,期望港府提出長遠的人口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環球供應鏈,促使各地出現「去全球化」浪潮。梁兆基指,香港過往在全球化的紅利將會慢慢減退,甚至出現損失,關注香港的國際色彩可能會降低。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令歐美資金在香港退潮,預計金融市場亦會轉向東方。

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李浩然亦指出,世界經濟局面改變,過去美國低通脹是拜廉價的俄羅斯能源及中國貨所賜,但現在形勢迥然不同,美國必然會步入高通脹階段,造成大幅加息、通脹較過去5年平均高出1.5%、中美經濟脫鈎,香港面對這形勢要作好最差準備。

梁兆基認為,東方經濟體增長動力比西方強勁,期望香港盡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把握未來亞洲區中產崛起帶來的機遇。

瑞聯:金管夠彈藥撐聯匯

香港這顆「東方之珠」開始暗淡無光,近日更引來對沖基金沽空港元,惟周三才重返強方的港匯,周四曾進一步升上7.7793兌每美元,漲0.39%,為去年11月初後新高。

瑞聯銀行認為,本港外匯儲備自2020年以來持續下降,但直至上月仍相當於貨幣基礎的219%,比目標的100%高逾一倍,可見金融管理局仍有充裕彈藥支持聯匯制度。

該行續稱,港府在未來將較依賴財政措施刺激經濟,但短期內難望完全抵銷經濟下行壓力;即使港府已經採取較彈性的防疫政策,要持續提振旅遊和本地消費,仍然要靠與內地全面通關。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港經濟恐步入-日本模式-214500214.html
全世界瘋狂加息,台海戰爭,俄烏戰爭,國際制裁,香港被外國發出旅遊警示,失業率高企,銀行裁員,減薪裁員,疫情未完,百業蕭條,連鎖店舖結業,連鎖餐廳結業等等,航空國際公司永久取消香港總部,香港人消費意欲減低,爆發股災,移民增加,人才流失,人口老化,出生率低,人口減少,租金下跌,破產飆升!負資產飆升!銀主盤飆升,港元下跌,資金流出香港,香港結餘減少,大陸經濟爆破,香港進出口貿易衰落,香港經濟衰,香港財赤加劇,香港競爭力下跌,香港專業不被國際承認,香港百萬富翁減少,金融中心地位不保,地價下跌,樓價下跌!
康泰旅遊,蓮香茶居,港龍航空,珍寶海鮮舫,UA戲院,新樂酒店,洲際酒店,優之良品,Ice fire 等等,全部捱得過沙士捱唔過今日,現在比沙士更難捱,沙士樓價下跌7成,今日會下跌超過七成以上



好恐怖😱


yes


Sad but true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yyyymmdd 於 2022-12-3 12:45 發表
港經濟恐步入「日本模式」
港匯昨日創13個月高位,賭港元與美元脫鈎的「大鱷」應會收斂,惟長遠挑戰猶存,尤其是人口老化疊加移民潮令香港的勞動力下降,香港總商會經濟學家梁兆基警告,香港經濟正進入「日本模式」,籲港府需要落實及處理人口政策,以免經濟發展無以為繼!事實上,再有大行看淡本港經濟,瑞聯銀行已將今年全年香港經濟預測下調至收縮2.8%,明年增長亦只有1.5%。

日本上世紀1980年代尾的滔 ...
不會步入日本模式,阿爺唔會俾香港迷失三十年,最多迷失兩三年



引用:
原帖由 yyyymmdd 於 3-12-2022 12:45 發表
港經濟恐步入「日本模式」
港匯昨日創13個月高位,賭港元與美元脫鈎的「大鱷」應會收斂,惟長遠挑戰猶存,尤其是人口老化疊加移民潮令香港的勞動力下降,香港總商會經濟學家梁兆基警告,香港經濟正進入「日本模式」,籲港府需要落實及處理人口政策,以免經濟發展無以為繼!事實上,再有大行看淡本港經濟,瑞聯銀行已將今年全年香港經濟預測下調至收縮2.8%,明年增長亦只有1.5%。

日本上世紀1980年代尾的滔 ...
咁會唔會長期跌!?財政c有冇計!:



引用:
原帖由 鬼屋加加速神童 於 2022-12-3 14:01 發表

不會步入日本模式,阿爺唔會俾香港迷失三十年,最多迷失兩三年
人口老化可以兩三年解決到?😂😂



引用:
原帖由 yyyymmdd 於 2022-12-3 14:29 發表

人口老化可以兩三年解決到?😂😂
全世界都人口老化,全世界都日本化咩?日本迷失因為日本比美國打低,中國仲同美國鬥緊,美國現在仲輸小小。



引用:
原帖由 yyyymmdd 於 2022-12-3 14:29 發表

人口老化可以兩三年解決到?😂😂
驚你嫌人多,否測單雙非任你要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yyyymmdd 於 2022-12-3 13:40 發表
好恐怖😱
其實係好事,日本價廉物美,人人豐衣足食,似日本是眾港人的宏願!🙇🏿🙇‍♂️🙇‍♀️



人口萎縮點都好過人口爆炸


引用:
原帖由 鬼屋加加速神童 於 2022-12-3 14:01 發表

不會步入日本模式,阿爺唔會俾香港迷失三十年,最多迷失兩三年
冇錯
你要快啲去搶貨
唔係賺唔到錢



引用:
原帖由 andysan4 於 2022-12-3 16:10 發表
人口萎縮點都好過人口爆炸
勞動人口在未來20年或較現時少三分之二

無人接貨 字面解釋: 現在每100個人接, 20年後少左2/3, 得33人



梁教授同其他講及人口老化問題o既人一樣,根本忽略咗一樣更重要o既因素:科技因素。

隨住機械人、人工智能、大數據、元宇宙、區塊鏈、3D打印......等科技全面普及同進化,可以肯定愈o黎愈多工種(包括體力同腦力勞動),都會畀o個o的科技完全擔當,到時社會仲需要更多人口咩?!



[隱藏]
勞動人口目前大約370萬,20年之後得返12x萬,真的話,經濟大檸樂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