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24,363
  • 回覆: 107
  • 分享: 6
+2
評論:本文章是由經濟一周樓市版釋出,本人並不想引起罵戰,請各位硬硬理性討論,請各位淡淡平常心,不要心存僥倖,嘲笑硬好,他們也是不幸於樓市高位入市,而成為樓蟹!在偉大的習主席,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導下,我們窮淡何其有幸可以看到置業的曙光,還請版主網開一面給大家理性發言,謝謝!
90後Winner變Loser?香港素來有土地問題,自小被灌輸買樓概念,作為月薪高的「精英一族」更在數年前開始置業,引人羨慕。但近日有人在網上分享自己想法,指不知一眾「90後高薪精英」看見樓市近月下滑,自住物業價值亦隨著下跌有何感受,吸引多人討論。

由原本WINNER變LOSER

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上,以「90後叻個班早幾年上晒車,由原本既winner變左loser」為題發文,與大眾討論精英買樓0情況。


該名網民指:「講緊搵50k-80k個班,成世人努力付出比30k個班可能多好多,人工又未去到當輸散紙既水平。唔移民個班3xk朋友開始準備入市,因為儲多左兩年錢有機會俾到首期,唔知班精英(非連登fg水平),內心會有咩感受。」

「搵到50k-80k都要樓主擔心,樓主人生都幾唔得閒。」 「你擔唔擔心自己?」 「冇錯,早幾年搵50~80K,宜加已經搵緊100K以上,供兩層先要你擔心。」

「人地一日winner一世winner,到退休果日都仲係50k-80k階層,你退休果日呢?」 「俾個機會你上車你又要串串貢,你有本事而家執平貨上車 咪叫有個竇住下唔洗做loser,上唔切車樓價回升果日,你睇返呢個post,留返你自己笑自己喇。」
「得一層樓自住果D, 升跌都係枱面數姐。」 「好心咪咁X肉酸,憎人富貴厭人貧啦,擔心自己三十幾歲都重一事無成好過啦。」 「搵到果個價位果班,班高層多數去移民,無人阻住升得仲快…」
「當層樓跌左50萬,揾50k都只係冇左10個月人工,有咩咁loser?」 「供緊兩層加息加左一萬都無 去少轉日本係返到喇。」 「win一時嘅人點算係winner,而家都未賣樓就註定係loser。」
「90後做幾年野袋50-80k, 條career path通常都係直上,做多幾年就100k,人地諗緊嘅係過多幾年買唔買多層好。」
「做左幾年仲只係搵30k個班,career path都未必係好清晰,或者本身個人能力有限,做多幾年野可能都未到40-50k。點睇都唔會winner變loser,更加唔洗樓主擔心,你地根本唔同level, 專心番工啦。」

網民:早買早X街! 亦有人認為早兩人置業的人士慘成「Loser」,部份人更指早買早X街,即使現是入市也是「Loser」;另有人指自己好彩已甩身。 「早買早X街 唔好意為依家抵就買。」 「應該等樓爆drop to zero免費做業主。」 「早幾年個價位仲買樓都好難係真正winner」 「17年尾上車,好彩今年年中賣左⋯年中都已經跌左好多。而家先賣應該要抬錢走貨。」 「30k個班而家點入市。」 「住公屋又贏。」 「真,兩年前搵5xk先買到既樓,依家搵4xk已經買到。」 「之前班友日日po新屋,而家收哂皮。」 「最慘係搵得果20-30k走去9按隔硬上樓果班,白做多幾年。」 「onX,仲諗香港買樓。」 「19年買咗兩層,依家樓價去返19年,身邊朋友醒啲,話如果下年減息先買。」 「而家入市都會係loser。」 「我搵緊12k係咪成最大贏家。」 「等到嘉湖穿一萬蚊即買。」 「2020年入左市,準備跌得勁會入多層。」

美聯:今年新盤成交量按年大跌逾43% 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本年(截至11月21日)的新盤成交量共錄8,874宗,較去年同期15,709宗大幅減少約43.5%。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由於今年樓市受疫情打擊,年初更一度未有全新盤登場,加上息口上調等利淡因素影響,導致一手交投按年大減。不難發現,銀碼愈大,一手交投跌幅愈大。若以金額劃分,年內(截至11月21日)逾2,000萬元個案僅錄460宗,按年大跌近7成半;逾1,000萬至2,000萬元按年亦大跌約69.4%。

表:2022年(截至11月21日)各類金額的新盤成交量按年變化(資料來源: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

2022年 (截至11月21日) 一手成交量 2021年 (截至11月21日) 一手成交量 按年變化 600萬元或以下 2,225 2,730 -18.5% 逾600萬至1,000萬元 4,660 6,184 -24.6% 逾1,000萬至2,000萬元 1,529 4,989 -69.4% 逾2,000萬元 460 1,806 -74.5% 合計 8,874 15,709 -43.5%

文章版權為新傳媒集團所擁有,原文請按: https://www.edigest.hk/1112206/? ... ium=Content-Copy_ED

[ 本帖最後由 philipccl 於 2022-11-24 16:51 編輯 ]



加息壓低借貸能力,樓價呀調整去配合 


引用:
原帖由 philipccl 於 2022-11-24 16:32 發表
評論:本文章是由經濟一周樓市版釋出,本人並不想引起罵戰,請各位硬硬理性討論,請各位淡淡平常心,不要心存僥倖,嘲笑硬好,他們也是不幸於樓市高位入市,而成為樓蟹!在偉大的習主席,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導下,我們窮淡何其有幸可以看到置業的曙光,還請版主網開一面給大家理性發言,謝謝!
90後Winner變Loser?香港素來有土地問題,自小被灌輸買樓概念,作為月薪高的「精英一族」更在數年前開始置業,引人羨慕。但 ...
ACO上車不是夢



引用:
原帖由 kwma 於 2022-11-24 17:55 發表

ACO上車不是夢
小六學歷公務員…
二級工人月薪$16,175!

公屋租金只係佢…
個人收入10份之1!
(仲未計太太收入)

每月仲有成皮野…
夠個個月吃喝玩樂!

真係好好笑…
私樓業主供養佢架!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jackyfree2 於 2022-11-24 18:15 發表

小六學歷公務員…
二級工人月薪$16,175!

公屋租金只係佢…
個人收入10份之1!
(仲未計太太收入)

每月仲有成皮野…
夠個個月吃喝玩樂!

真係好好笑…
私樓業主供養佢架!
唔好咁講,我的目標是有序置業,先租公屋,後租置好公道㗎!



引用:
原帖由 kwma 於 2022-11-24 17:55 發表

ACO上車不是夢
排公屋仲好



引用:
原帖由 做人要有吉士 於 2022-11-24 18:53 發表

排公屋仲好
我部門有新制ACO,
太太在另一部門!

佢入職第二年有BB,
佢第三年已派到公屋,
仲係市區3-4人單位添!

又有妹妹新黎一兩年,
已經去咗日本兩次,
德國,冰島各一次!

宜家剛剛結咗婚,
本來兩個人租村屋,
婚後搬返女家公屋住!
(原本係父女兩人住)
打算邊住邊排公僕隊,
一心等派返間公屋!

兩個年青公務員例子,
佢地收入穩定人工高,
但就明知地選擇公屋!
(完全冇諗過買私樓)

平租地點好咩都全包,
只要豪裝就靚過私樓,
其實裝修只首期二成!

平住公屋就有錢去玩,
繼續日常消費玩食訓,
有錢更係留返自己洗,
點會用黎供養人呢?!

佢地係正宗三公…
公僕夫+公僕妻+公屋!
公僕妻+公屋+兩老長者金!



傻啦,最緊要保持戰鬥力!呢個仍會繼續係M型社會。上到位,霸到山頭嘅會有機會繼續上。橫行下落嘅,只會越來越大競爭,越嚟越易被淘汰。


自住物業就同日用品-樣,供樓當交租,安居樂業有立足之地已經滿足基本需要,對自己有交代,給親人-個安心。



引用:
原帖由 jackyfree2 於 2022-11-24 18:15 發表

小六學歷公務員…
二級工人月薪$16,175!

公屋租金只係佢…
個人收入10份之1!
(仲未計太太收入)

每月仲有成皮野…
夠個個月吃喝玩樂!

真係好好笑…
私樓業主供養佢架!
d人月入5萬,2萬5供樓,每個月仲有2萬5吃喝玩樂,咁叫咩?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vinsze_hk 於 2022-11-24 19:52 發表

d人月入5萬,2萬5供樓,每個月仲有2萬5吃喝玩樂,咁叫咩?



引用:
原帖由 vinsze_hk 於 2022-11-24 19:52 發表

d人月入5萬,2萬5供樓,每個月仲有2萬5吃喝玩樂,咁叫咩?
其實生活嘅定義,
完全唔係講"收入",
係計… 可自己花費!

20,000月薪咁去計,
公屋租金只佔 5%…
仲有大把錢可以洗!

如果租住私樓去計,
租金已經扣咗一半!
可以洗嘅錢唔多喇。

人地有19,000洗,
你就得10,000洗,
邊個生活質素高呢?



引用:
原帖由 碌碌無限 於 2022-11-24 19:32 發表
傻啦,最緊要保持戰鬥力!呢個仍會繼續係M型社會。上到位,霸到山頭嘅會有機會繼續上。橫行下落嘅,只會越來越大競爭,越嚟越易被淘汰。


自住物業就同日用品-樣,供樓當交租,安居樂業有立足之地已經滿足基本需要,對自己有交代,給親人-個安心。
香港生活,三公必勝!
(公屋,公務員,公援)

公屋…
交租二千幾,十年免審查!
議員又住得,pt.25又住得!

公務員…
小六嘅學歷,薪金都過萬!
福利都算好,公屋俾間你!

公援…
每當經濟好,雙糧當花紅!
每當經濟衰,雙糧道難關!

一切只怪自己… 當年傻仔!
好在宜家大學生… 夠醒目!

認清咗目標… 向三公出發!
就可支持到生活… 七件事!
吃喝玩樂… 玩食訓~
股樓政經… 你咪講笑!

有錢都不如用黎…
換電話,食好野,去旅行!



樓自住,供得起,幾時買都無問題,想投資就要睇彩數,好似買股票一樣,贏輸都無時定

[ 本帖最後由 vv369 於 2022-11-24 20:06 編輯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philipccl 於 2022-11-24 16:32 發表
評論:本文章是由經濟一周樓市版釋出,本人並不想引起罵戰,請各位硬硬理性討論,請各位淡淡平常心,不要心存僥倖,嘲笑硬好,他們也是不幸於樓市高位入市,而成為樓蟹!在偉大的習主席,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導下,我們窮淡何其有幸可以看到置業的曙光,還請版主網開一面給大家理性發言,謝謝!
90後Winner變Loser?香港素來有土地問題,自小被灌輸買樓概念,作為月薪高的「精英一族」更在數年前開始置業,引人羨慕。但 ...
這還要討論? 時移勢易, 今日的香港環境已改變, 世界大環境亦已改變, 所有投資環境自然也改變; 影響一個地方發展的六大主要因素也有改變了, 如政治, 媒介自由度等等因素也直接產生大大小小的影響



主題標籤 #移民
鍵盤翻頁
左右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