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6,924
為何港股市場更容易使用價值投資平貨?
假如在香港的市場都很難賺得到錢的話,那麼,在任何別的市場只會更難。
2009年3月9日到現在一共是13年又4個月,美股只出現過一次賺錢的機會,那就是2020年3月23日(S&P500指數 2237.4點,Nasdaq是3月20日 6994.29點)前者下跌了34%,後者則只下跌了28%。香港則出現了4次入市的機會,分別是2011年10月4日的16259.27點,35%的跌幅;2016年2月12日的18319.58點,36%的跌幅;2020年3月20日的21696.13點,35%的跌幅;2022年3月15日的18415.08點,41%的跌幅。
香港是我見過全世界最容易賺錢的市場,回報也是最高的市場。我從2011年3月開始研究香港這個市場,它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仍是回報最高的市場,機會也最多。斯德哥爾摩則排第二,美國排第三,但機會遠遠趕不上香港。假如你在香港也賺不到錢,那值得精進的是你的投資方法,相信我!
好多人認為港股較多機構投資者,所以比起A股應該定價較為有效率,照道理應該不會給你那麼多機會。其實好多人忽略了一樣,香港用聯繫滙率同美元掛鉤,引致當經濟周期及美國大幅加息時資產市場下跌而滙價不能下跌,引致資產價格比其他國家更為波動,這解釋了為何港股反而容易在低位入貨。



主題標籤 #投資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