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千萬富翁51.5萬人 疫下不減反增 半數人仍看淡樓市
Silver Member
回覆 引用 被引用(6) TOP
31% off
30% off
54% off
40% off
29% off
47% off
57% off
45% off
22% off
44% off
17% off
49% off
14% off
81% off
42% off
7% off
20% off
37% off
58% off
27% off
原帖由 c7wc2018 於 2021-3-3 08:19 AM 發表 眾所周知,5年後,私樓供應會由依家平均每年18000伙,跌至13000伙。咁是否意味著更難買樓?我的分析如下: 1.政府將公私樓比例,前年起,由5:5慢慢改到7:3比,而依個情況會喺大約2023~2025年開始反映,私樓供應也辛相應減少3成左右 2.同時間,政府公營出售房屋也相應劇增,抽中居屋機會也會劇增。而政府也改變了以往所有公屋只租不售政策,改為大量公屋作為綠置居出售。也就 ...
回覆 引用 被引用(1) TOP
原帖由 keyman98 於 2021-3-3 08:52 AM 發表 到時新增每年公屋/居屋數量有什麼變化?
回覆 引用 被引用(3) TOP
原帖由 c7wc2018 於 2021-3-3 08:57 AM 發表 肯定有,到時居屋一定超過每年8千至一萬間供應,可售公屋綠置居都有幾千。政府會預留3~5千間只租不賣公屋。所有可售公營房屋總數,會有大約12000~13000 而且地點好靚,大量啟德居屋會開賣
回覆 引用 被引用(2) TOP
原帖由 keyman98 於 2021-3-3 09:18 AM 發表 其實我認為綠置居每年只有幾千,這些只是比番公居居民買番自己間公屋,根本關係不大,如果居屋只有8千至一萬,而私人樓又只有萬餘間,明顯是供應減少了,這要睇疫情過後,香港是否有很多人移民走,這個影響可能仲比較大,因為如果這幾年內多賣樓移民,這就會平衡到供應減少的問題。
VIP
原帖由 傻瓜店小二 於 2021-3-3 09:16 AM 發表 其實就係抄新加坡,但係我可以講,香港財政結構唔可行,如果進入呢個模式,香港會長期赤字,你睇波叔係咁話要加稅就知咩事。
原帖由 keyman98 於 2021-3-3 09:18 發表 其實我認為綠置居每年只有幾千,這些只是比番公居居民買番自己間公屋,根本關係不大,如果居屋只有8千至一萬,而私人樓又只有萬餘間,明顯是供應減少了,這要睇疫情過後,香港是否有很多人移民走,這個影響可能仲比較大,因為如果這幾年內多賣樓移民,這就會平衡到供應減少的問題。
原帖由 slk2xx 於 2021-3-3 09:32 AM 發表 啱!政府色變錢出嚟咩? 羊毛出在羊身上, 到時銷售稅,利得稅出籠,
回覆 引用 TOP
原帖由 c7wc2018 於 2021-3-3 09:27 AM 發表 依家居屋5000加私樓18000,大約23000一年 到時會有居屋10000加私樓13000加5000綠置,大約28000,肯定增加左
原帖由 sunday8999 於 2021-3-3 09:33 AM 發表 照返上年計 每年走4萬, 5年都廿萬
原帖由 keyman98 於 2021-3-3 09:41 發表 身邊都有些朋友/同事,計劃移民中,有些去年已走,有些是計劃中,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會走!
尊貴會員
原帖由 keyman98 於 2021-3-3 09:37 AM 發表 咁即係23000個單位一年! 相比現在18000私樓,再加幾千居屋,分別不大! 5000綠置 是買番自己個單位! 基本上這些人如果不買自己個單位,當中有幾多人會交番間公屋出來買居屋,應該是少數,所以不需要理會! 如果樓主只睇新增樓宇供應,確實和現在分別不大! 所以新增公屋單位和移民數量比新增供應單位數字更影響未來單位供應量! 假設未來幾年有 10萬人移民, 即市場上可能增加了2-3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