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完恆大研究院就上海和重慶兩個房產稅試點的效果研究報告,我覺得深震房慘稅推出機會很微:
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趨勢愈加明顯,對於住房需求旺盛的大城市來說,房產稅難以起到房價調控作用。
從稅收效果看,上海和重慶房產稅並未獲得可觀的稅收收入,2018 年滬渝兩市房產稅收入分別為 213.8 億元和 67.3 億元,分別佔各自地方稅收的 3.4%和 4.2%,佔各自土地出讓收入的 11.1%和 3.2%。從市場效果看,房產稅試點開始後,對比 2011-2012 年部分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滬渝未出現獨立走勢。長期看,滬渝房產稅試點對房價的影響不大,2011-2018 年,上海和重慶的商品房均價平均漲幅分別為 8.5%和 8.6%。滬渝試點效果有限的主要原因:一是徵稅範圍窄、稅率偏低。徵稅範圍上,上海不涉及存量房,重慶雖包括存量房,但只針對高檔住房;稅率上,上海是 0.4%和 0.6%,重慶是 0.5%、1%和 1.2%。二是滬渝等城市房價上漲的背後是住房供給不足。上海和重慶 2010 年套戶比分別為 0.93、0.98,2018 年分別為 0.93、1.01,兩地房地產市場整體上一直處於供給不足的狀態。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趨勢愈加明顯,對於住房需求旺盛的大城市來說,房產稅難以起到房價調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