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先生開記者會,語重心長、苦廿婆心勸說香港市民(主要是泛民)接受政改方案,不過我覺得效果有限。
香港人喜歡短炒,普遍來講目光短淺,否則當年也不會因8萬5問題處處與董生過不去。假如董先生的建屋計劃一直延續下來,或者微調一下,香港現在的房屋短缺問題就不會那麼嚴重。當年非議8萬5、要求停止賣地、倒董最落力的政客,絕大多數還活躍在政壇上,現在又振振有詞地指責政府土地供應不足,是樓價飛升的主因。兩頭抽水,威完帶頭盔,如冇牙三姑,無齒(恥)也。
重回論壇之初曾寫道: "日日叫要終極方案的人,實際上是最唔想普選的人。一日冇普選,佢哋就一日可以高舉爭取普選的大旗,利用香港市民要求當家作主的心理,去多作籌款。也可利用反對派和民主鬥士的身份,爭取一些民主基金的支持。這是無本生利的買賣,香港社會的福祉對佢哋來講無關緊要。而經濟越差,民怨越大,對佢哋越有利。"
又是無獨有偶,范徐麗泰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感覺到有些泛民議員認為沒有普選對他們有利,因為他們能繼續以政治話題爭取支持。"
業主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存夠首期先買一個小單位,上車後再儲多些錢,小單位換大單位,遂步改善居位環境。如果當初非大單位不上車,非豪宅不入市,現在只會離上車之夢越來越遠。難免終日家吵屋閉,夫妻失和睦。家和萬事興,夫妻不和,如何興旺。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9-5 07:23 PM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