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585,701
  • 回覆: 79
  • 追帖: 280
  • 分享: 2
+40
引用:
原帖由 Alan_WH 於 2014-8-31 11:21 PM 發表
我記得我以前跟進項目的時候,都需要有一份計劃書,一定要列出未來所需要完成的時間及事項。開始做的時候,我並不能夠掌握到技巧,但是做的日子久了,我所預算的未來完成時間就非常精準了。所以道理就是因為我能夠掌 ...
理解萬歲!

在香討留言幾年了,原本是想留下一個紀錄,將來驗証一下當年的預測是否準確。幾年來的成績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圖表分析是我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但我所說的分析過程,很多人都不懂,有的是不知道如何入門,有的是不想去了解,也有的不屑去了解,這是很可惜的。

我對財經的認識,是從無興趣到有興趣,由不懂到懂,由懂到有點精的過程。這當中,既有量化的財務分析,有也對資訊的觸覺,還有對圖表的感覺。我希望大家不要只看熱鬧,應利用有人樂意與你交流的機會,現在就開始學習。書看不懂,放兩日再看一遍,我讀技術分析的書就刨了兩年,同時不斷作模擬操作,檢驗一下學過的知識。

如果說財務分析和圖表分析比較難學,那麼,對資訊的觸覺就看你有無此心。比如說,最近內銀公布中期業績,撥備增加,壞帳的可能性增大,你就要聯想到這一消息對資產管理公司有利,四大銀行對應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現在唯一只有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一家上市,因此有必要對它關注一下。又比如鐵道部撤銷後,所有資產和負債由新成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接管,負債水平很高,政府不可能作出太多財政補貼,最多只給政策。而中鐵最大的資產是土地,特別是鐵路沿線的土地。香港地鐵建設和營運的成功,主要取決於鐵路沿線車站上蓋的物業發展。有香港的經驗可借鋻,有現成的土地資源,有高負債的現實問題,只欠政策落實這一東風。而在香港上市的鐵路營運公司,只有廣深鐵路,因此也有必要對它關注一下。至於之前推薦過的智美集團,聽完好聲音、看罷體育比賽,不要只看台前、只顧開心,要找幕後操作誰屬,否則資產增值的機會就與你擦肩而過了。

順便講一下調整目標為何是103?原因其實很間單,這是97年的浪頂,突破後就成為調整的重大支持位。這是圖表理論的規則之一。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9-1 12:38 AM 編輯 ]



引用:
原帖由 AlexLai1 於 2014-9-1 09:31 AM 發表

我在此作出的質疑是如下:

美國利息走勢不是香港人能影響,中國閒置資金流向,不是香港人能決定,但美國利息和中國閒置資金反而能推動香港樓價,在此邏輯下,敢大膽問閣下CCL走勢圖又如何能反映美國利息和中國閒置資金的影響,如未能達到這效果,又怎能預測未來樓價走勢.


純理性討論,請解答我以上的提問. ...
"單從圖表分析來看, 它純粹是技術性分析, 因為推測的是未來一年或幾年, 甚至是十年後的目標, 分析時不需要理會基本因素. 以我前幾年對樓市可升至125點的推算, 和幾年後可至174點的推測為例, 當時的基本因素和現在的基本因素都完全不能支持這一結果. 但事實是125到了, 174該也不遠了. "

上面一段話,發表於31/08,實際上已經隱藏了答案:"⋯⋯圖表分析⋯純粹是技術性分析⋯⋯不需要理會基本因素⋯⋯"。這是圖表和波浪的精髓!比如07年第一次流傳港股直通車前,我推算恆指可見32300,之後在這一傳言下,港股一飛沖天,升至31980,很接近推算目標。而之前並不知道什麽原因可令股市大升,純粹是依照波浪和圖形來推算。

現在對樓市指數的釆用,有人用政府的數據,有人用美聯的數據,而較多人運用的是中原指數。中原指數所含概的範圍雖不全面,但它是較早推出的樓市指數,數據越長遠,準確性越高。而且不論是哪一種指數,其圖形都是相似的。

指數是價格的反映,價格又是受各種政經因素的合力而形成,CCL不能代表樓市的全部,但無疑與整體樓市同步。



引用:
原帖由 剎那F 於 2014-9-1 04:28 PM 發表
我唔識數浪, 無法加入社長&雲師兄挑戰局。  至於雲師兄叫人而家沽出投資樓, 等待四浪底部時再買, 理論上冇錯,但實際要睇三浪頂至四浪底當期間之時差距離, 呢個屬於高技巧, 並非人人都能夠成功實踐「浪頂沽、浪底撈」 ...

這個看法有點意思。我與雷生論據雖然相似,但觀點是完全不同的。

雷生所講的是國內買家比例大減,令樓市失去主要購買力的支持,因而列之為樓市大跌3成的原因之一 。


我所講的是外來資金被阻隔入樓市,外來資金會棄樓入股,因而樓市不一定受惠於股市上升。



能看出兩者立論的分別吧。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9-2 01:31 AM 編輯 ]



關於樓市和股市的建議,我是從投資⻆度來看待的。我從來沒有要人沽自住樓來買股,我的 "⋯⋯建議是至少未來一年內不主張加碼入市,反而要等待機會沽出投資性的物業";"現階段股市的機會要比樓市多。⋯⋯當然,是否應該由樓市轉投股市,個人應依據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作決定。"

有人誤解了我的意思,很遺憾。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RogerVsPete 於 2014-9-2 01:39 AM 發表


想請問雲兄,若有2M現金可買入3-5隻股票放埋一邊,1-2年不理會,希望能有100%回報,現階段您會選擇邊幾隻?
港交所
東方電氣
光大控股



引用:
原帖由 AlexLai1 於 2014-9-2 09:24 AM 發表


香港仍是處在經濟擴張週期中,這是我看好香港樓市的最主要原因。

我指出CCL走勢圖沒有能力對美息和中國資金作前瞻性預測,這兩個因素能輕易推動香港樓市,但它們都是在香港以外發生的情況,CCL根本沒有 ...
A兄, 如果我今天才來作預測, 你的質疑可說不無道理. 但事實是幾年前我就用CCL來推算樓市的走勢, 至今沒有明顯的失誤. 說明我的分析法是正確的.

125也是幾年前就推算出來的, 如果這不算前瞻性, 要預先多久才有前瞻性?



引用:
原帖由 Alan_WH 於 2014-9-2 11:00 PM 發表
佩服雲兄! 因為這幾個股票都非常漂亮,也再次証明您選股票是有下工夫的。

但是,如果現在要我馬上在這三個當中買一個股票,我會選 "東方電氣(1072)", 因為它的股價現在非常的低,雖然沒有像 "港交所" 及 "光大控股 ...
正是,如果說買了以後不理,且有可能倍數上升的股份,首選東方電氣。

上周六及周日做了不少功課,原本想周一入東方電氣,掛在短期支持線12.30。但因周一太忙,忘了操作,錯過了機會。今天一早,算計加估計,將掛牌價設在12.50,幸運地入完貨後見回升。

此股MACD仍未見牛,因此再尋底的機會還是有可能的,中線的支持位在11.30,如見此位,將加倍入貨。

順便講一下基本因素,東方電氣是發電設備股,主要生產核發電設備。日本核電事故後,中國也叫停了核電站的投資,受此政策影響,東電股價從40幾一值下跌,並在低位徘徊。近日有講中央政府將重啟核電項目,且不說政策上會有怎樣的傾斜,只要是回復正常,股價都有很大機會翻倍。如果重回歷史高位,則會有2-3倍升幅。

股市賺錢後,記得在牛四調整浪買樓。



引用:
原帖由 大學之道 於 2014-9-3 10:54 AM 發表

吾好等出103先出手,見108-109要出動

http://n2.hk/d/images/r10/mobile.jpg
不會是隨便講講吧?如果牛三浪頂至141,則調整0.382,正是108左右。這個想法與計算值不謀而合。



引用:
原帖由 中女社社長 於 2014-9-3 02:09 PM 發表


請看圖表



社長和Alan兄是少數懂得圖表和波浪之人,對圖表的研究不俗。有些方面比我還強,值得學習一番。
有時同一幅圖畫,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都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大家只是討論問題,分享心得,可以面紅耳赤,但不要傷了友情。

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能確定牛三浪頂是125還是141,之前只是傾向於125多一些。但現在中原指數已見126+,所以141的可能性在增大。
不論牛三頂在什麼位置,我直覺明年下半年市況有機會逆轉。第一是與市場估計的美國加息時間吻合;第二是與圖表的黃金比率值出現的時間相近;第三是與股市的高峰值的出現有前後腳的時差。

當這幾個因素同時出現時,你可以視若無睹,我會小心翼翼。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中女社社長 於 2014-9-3 03:26 AM 發表


行緊X浪你叫人買? 現在升浪應該是B啊! 只是短期上升!
CT Channel現突破形勢向下啊!
現價為12.820
我的經驗,股票的圖表分析,圖形比波浪好用。
現在東氣還不能確定見底,昨日買入只是試撈底。正如之前所說,中線支持位在11.30,講老實話,我希望東氣再跌,跌得越多,才有機會在低位入市。
東氣近兩年的最低位9.60,之前的最高位43.80。當然,股票不一定會回到原來的峰值,但參考國家的核電政策,再跌風險有限。

建議社長留意研究一下8年期的周線圖,應該有所收獲。



引用:
原帖由 tasmanbay 於 2014-9-4 09:20 AM 發表


我都好想學呢樣...

隻合生元1112 由高位跌左一半..
點樣睇佢係未已經跌定?!
又到圖表學堂時間,見下圖:



自3月以來一浪低於一浪,但同時見MACD四底背馳,反彈很快將至。
值得一提的是,8月至今的一跌,除了裂口下跌之外,還有一個完美的圓底,即股價和成交量呈圓底走勢,現在正處於圓底的底部附近。
以補回裂口計,已可以有近30%的升幅。所以,短線風險不大,至少可以瀟灑走一回。



投資股市,最要緊的是分清楚你選的股是哪一種類型,是增長股還是周期股。

一般投資者比較難捕捉增長股,因為這要作行業分析和市場分析,作為普通投資者來說不易為。即使你能做這些大量的工作,也有可能出現錯漏,還有可能市場出現變化,令你捉錯路。

但要分辨周期股就容易得多,因為絕大多數股份都是周期股,例如能源股、工業股、地產股等等。從基本方面來說,市盈率和市帳率達到歷史的低水平,就是周期底部或附近;從技術層面來說,月線圖上的圓底或長期支持線或偏離250天線較遠等,也是周期底部的參考指標。有這些歷史參照物時,便比較容易區分股票價值的高低,選股相對地就簡單得多了。不少散戶往往在高峰時追入,到低潮時斷臂,就是沒有搞清楚周期性問題。

樓市也有很強的周期性,而且周期時間很長,如果你也能正確判斷其周期的低潮期和高漲期,就能把握好買了不管,或賣了不理的時段。這樣,雖不能保証你做大富豪,但小豪富或殷實的小康之家,一定有你一份。

有些人,特別是捕捉到97年樓市高峰並不斷看淡之人,主要是一些財經和地產人仕,始終不能擺脫過去的光環,他們害怕被人嘰笑轉軚,更害怕轉軚後樓市又再逆轉,過去的成就變成了包袱。

有此前車之鋻,應該知道,只有市場是對的,如果你的判斷與市場相左,請相信市場,修正判斷。該自信時需自信,該謹慎時宜謹慎。




引用:
原帖由 中女社社長 於 2014-9-5 04:09 AM 發表

...樓房是人住的地方, 不是商品
此話可圈可點.

在人類社會, 特別是現代社會, 什麼都可成為商品. 你不用辛勤的勞作去換取報酬(含住金鎖匙者除外), 你就沒有足夠的本錢去換取你的住房. 而這種交換的過程, 就是商品交換. 所以樓房也是商品.

不少人仍用使用性來分析樓價的合理性, 認為樓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又用平均收入來"分析"樓價水平, 要多少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樓. 因而認為樓價很高.

這一點就忽視了樓房定價的主要因素----投資性, 投資性的分析, 就要從貨幣政策, 經濟周期, 通脹率水平及趨勢等方面來分析, 這些方面正是影響商品交換的主要因素.



董建華先生開記者會,語重心長、苦廿婆心勸說香港市民(主要是泛民)接受政改方案,不過我覺得效果有限。

香港人喜歡短炒,普遍來講目光短淺,否則當年也不會因8萬5問題處處與董生過不去。假如董先生的建屋計劃一直延續下來,或者微調一下,香港現在的房屋短缺問題就不會那麼嚴重。當年非議8萬5、要求停止賣地、倒董最落力的政客,絕大多數還活躍在政壇上,現在又振振有詞地指責政府土地供應不足,是樓價飛升的主因。兩頭抽水,威完帶頭盔,如冇牙三姑,無齒(恥)也。

重回論壇之初曾寫道: "日日叫要終極方案的人,實際上是最唔想普選的人。一日冇普選,佢哋就一日可以高舉爭取普選的大旗,利用香港市民要求當家作主的心理,去多作籌款。也可利用反對派和民主鬥士的身份,爭取一些民主基金的支持。這是無本生利的買賣,香港社會的福祉對佢哋來講無關緊要。而經濟越差,民怨越大,對佢哋越有利。"




又是無獨有偶,范徐麗泰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感覺到有些泛民議員認為沒有普選對他們有利,因為他們能繼續以政治話題爭取支持。"



業主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存夠首期先買一個小單位,上車後再儲多些錢,小單位換大單位,遂步改善居位環境。如果當初非大單位不上車,非豪宅不入市,現在只會離上車之夢越來越遠。難免終日家吵屋閉,夫妻失和睦。家和萬事興,夫妻不和,如何興旺。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9-5 07:23 PM 編輯 ]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訟棍公民黨 於 2014-9-5 08:55 PM 發表
唔太認同雲對8萬5一直延續下來的睇發、因為全世界有責任的政府都要確保商品需求大過供應、有輕微通脹。

由其係香港沒有天然資源、土地就變成最大的天然資源之一、過度開發天然資源係殺雞取卵、政府能確保商品房需 ...
尊重你的意見。

香港樓市的周期性,令到市民的情緒和政府樓市政策也出現周期性。97當年樓市高峰時,董生接受電台訪問,就有人聲淚俱下地質問董伯伯:聽了你的話無買樓,依家追唔到。搞到董生更堅定增加供應,推8萬5。後來的故事人人都知,在各種政治經濟因素合力之下,我們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樓市的崩盤。

現在樓市經過輪回,又見新高。曾特首接受訪時,又有人打電話質問,醫生律師也買不到樓。曾因為有03年的陰影,沒有太大增加供應的動作。到了現任政府,梁特首想增加供應時,卻發現沒有多少熟地可賣。只好挖地三尺,到處搵地。

政府官員講的很動聽,要逆周期管理樓市,但實際上是被動地跟隨樓市的周期轉,供應不足就只能行政上補差,加稅加首期。負責房策的政府官員,如果能夠參考圖表走勢,在07年下半年就開始制定增加房屋供應政策,何至於今日如此被動。這個要求並不高,因為我這樣一個普通人07年時已看出樓市將要大升。政府高官是吃百姓的奉祿,高薪養起來的,不應該 "不知不覺跟了這節奏,後知後覺又過了一個秋"。

本周中指見126.94,的確上141的機率又增大了。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