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585,705
  • 回覆: 79
  • 追帖: 280
  • 分享: 2
+40
有人問#493國美電器是唔是大圓底.

嚴格來講, 周線圖見雙底. 頸線為1.173, 10月17日突破後, 現正回試頸線支持, 可在1.17-1.20附近投機性買入, 目標1.80. (上唔到圖表, 自己去睇周線圖).

為免違規, 有需要加一句, 賺錢後記得買樓.



在網上 search 佐一下,發現我的文章被這個網站收作「讀者投稿」,http://www.cmoneyhome.com/article/545/樓市漫步隨想... (1)(2)(3)。雖然我的隨想心得是公開的、免費的,也不介意各位網友轉貼。但如果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投稿」,做法不太地道。

「投稿」是一種主動的行為,而我並沒有這麽做。如果將「讀者投稿」改作「網上智慧」,讓網友感覺這是網上搜刮得來,我覺得勉強還可以接受。





恆指的走勢並不如意。從上圖看,頭肩底的左肩運行了3個半月,而右肩在突破時只運行了不到2個月,明顯時間上不配合。本來這一疑點是有留意到的,但當破高位時便忽略了,以為它不重要了。看來還是功夫不到家。

現在右肩仍在形成中,成型後原目標不變。



美國宣布了即將開始退市,但同時又說將維持低息一段較長的時間。這就引來好淡雙方按自己的理解各說各話。看淡者,歡呼退市,看好者,享受低息。

金融海嘯之後,聯儲局實行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量寬政策令美國的債務問題得到緩解,由此而產生的低息環境,對高負債的歐美國家無疑是及時雨。香港的樓市也因此一升多年,政府的辣招亦無法撼動。如今量寬逐步取消,香港樓市的支撐點是否因此失去?2014年的樓市走向會否轉向?

樓市是對利率敏感的市場。

量寬本身對港樓的影響並不是直接的,我們也無法估算有多少量寬資金會流入香港樓市。但量寬的結果是資金成本的無限下跌,幾近零息,把市場多餘的資金都趕往樓市一途。現在美國要退市了,但也明言,即使退市,息率也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維持低水平。只要低息維持,樓市的借貸成本不高,抗跌力就較強,下跌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樓市也是對通脹敏感的市場。

隨著國內通脹的持續,及人民幣升值的趨勢,香港的通脹率在可見的將來都不會回落,相反有繼續上升的勢頭。通脹上升表明租金也會上升,租金上升則會拉高物業的租金回報,令物業投資價值提升。

2013年的樓市升幅,我在去年底已點明,不會是雙位數,最多升8%,而實際最高升幅6.8%。

2014年對樓市影響較直接因素的變化:減買債、退量寬,利淡;維持低利率,利好;通脹續升,利好。不過與前幾年相比,利淡因素在增加,利好因素在減少。據此推算,2014年樓市不會象某些業內人仕所講,跌10-15%,而應該在116-125之間波動,維持單位數的升幅。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Dingoboy2002 於 2013-12-24 08:23 AM 發表


謝謝回應
等待方向清晰後才做野。
在和社長討論江恩理論時, 有提到江恩理論的周期節點, 與中國農曆的節氣很相近. 12月22日是冬至, 由於這一天是周日, 因此本次調整的底部很可能已於上周末或本周初出現.

不論信不信, 現時價位不高, 可買一點試試.



多年來, 樓市泡沫一詞常常見之於媒體和一些政府官員, 以及部份經濟學者, 專家. 美國退市在即, 泡沫爆破之聲又甚囂塵上.

自3年前政府出招後, 樓市按揭在不斷收緊及壓力測試下, 新做按揭成數不斷下降, 借貸比率並沒有失控, 不存在高負債的問題. 而樓市泡沫爆破往往是在業主負債過高, 現金流不足, 供樓無以為繼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沒有高負債, 何來泡沫, 又如何爆破?

量寬是香港樓市上升的主因的表面, 而實際原因是量寬所形成的長期低息. 現在美國將退市, 但利率至少維持低息至2016年. 息低則供樓負擔低, 供樓成本低, 就不會出現因利率問題而令業主供樓無以為繼的情況, 又何來泡沫, 如何爆破?

很多問題, 只要你多問一個為什麼, 多換一個角度觀察, 多一些深入的思考, 你就是專家.



香港樓市的租金回報率與美國十年期長債孶息率有密切的關係,這是鄒廣榮教授經過長期研究的結果。租金回報率與十年長債息率之差(Yield Gap)為正數,利好樓市,負數則利淡樓市。具體一點,若果YG高於1厘,即香港住宅租金高於美國長息約1厘時入市,4年後物業往往可錄得強勁升幅,是入市的好時機,相反YG屬於負數,甚至低於-2厘,便要小心。這在我以前的留言中也有提及。

按照這一數學模型,我們也可推測來年樓市升跌的可能性。根據美聯物業的租金和樓價數據,13年10月平均租金為23.79元/呎,平均樓價為7222元/呎,租金回報率為3.3%。美國十年期長債孳息率,10月為2.62,上周最新為2.98。不論怎麽計算,YG之差均為正數。由於3厘水平是十年期長債息率自87年10月以來的下降軌阻力,以及重要心理關口,如果不能上破,現水平就會成為另一個浪頂位,中短期內長債息率就有下降的空間。

樓市圖表上,中原指數最高見過123.66後,正在作新的旗形整固,旗形範圍現約為116-121,破位後目標為126。

結合兩者的計算,再作保守的推測,明年的樓市指數估計在116-125之間。



波浪大師許沂光有關香港樓市的這一段話,令人不得其解:

以波浪理論分析,本港樓市在1997年見頂以來,(A)浪向下調整,(B)浪以不規則形態反彈,可能已在今年初見頂。倘若上述數浪方式成為事實,(C)浪將會以5組浪下跌,目標直指2003年的低位,見(圖二)。




波浪理論的其本數浪法則如下圖,即上升浪由5組浪組成,下跌浪由3組浪組成。如果大師上圖的B點為反彈浪,怎麼解釋B點會高過97年的前浪頂,而且達20%之多?吹水的話可以隨便說,浪不可亂數。
正確的數浪法,應該是A點以前已完成了ABC的調整浪,A點以後開始的是12345的上升浪。按此數浪方式,我多年來的預測基本正確。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3-12-26 03:56 PM 編輯 ]



2013年的中指收於118.95,對比年初115.78,升幅為2.74%。與2013年初一樣,2014年的樓市指數,看跌的人不少,看升的人不多,實情如何,又要到年底才能揭盅。

回顧05-07年的走勢,樓市曾於當時的加息期中橫行了兩年,至07年四季度,市場預估美國的減息政策將行,低息環境將至,樓市開始發飊。現在美國已明確減少買債、退量寬,但息率仍將維持低息相當一段時間。因此,估計中原指數由2013年開始,也會進入了為期兩年的橫行期。但這兩個橫行期的結果會不同。05-07年的橫行期後,是減息預期。13-15年橫行期後,則是加息預期。在這次橫行期中,指數也有可能創出新高,直至大家都認為美國退市、低息結束的不利因素已被市場消化得七七八八,對樓市的影響不再起太大的作用時,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

具體來講,時間上,到2015年上半年,樓市的牛三浪頂部出現。指數上,可能見125後,調整至103,即回落17.60%。也不排除見141後,調整至103,回落26.95%。但第一個可能性較大。

不少新人選擇在13-14年之交走進人生的新階段。對他們來說,1314是一個意頭,一生一世是一個承諾。不論是租用還是擁有物業,樓宇是安居樂業的必要條件,也是一生一世承諾的物質前提。希望新人們把握好調整的機遇,在本次牛市的最後一個調整浪中入市,上望中指174-210。為一生一世的承諾提供堅實的基礎。

祝各位新年快樂!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1-1 01:38 PM 編輯 ]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RogerVsPete 於 2014-1-2 03:06 PM 發表

                                                      

我不太懂波浪理論,想請教雲兄和各位熟悉波浪理論的師兄,對上CCL圖可否如下理解:
-- 2008年頭(CCL~7x)是1浪頂
--2011年中(CCL~100)是3浪頂
--2011至2012年出現的短暫下跌, 是4浪完成
--2013年 (或者更後)  是5浪頂

(網上好像說4浪底不能低於1浪頂; 1、3、5三浪中,3浪不能是最短那個,這些似乎都可以符合(如果5浪將會是最短的話))
以上看法存在甚麼問題嗎?
數浪除了要知道5組上升浪和3組下跌浪之外,還要知道波浪之間的比率。牛一浪確定後,牛二浪長度應為牛一浪的0.382/0.50/0.618倍。牛三浪長度應為牛一浪的1.382/1.50/1.618/2.00倍。在較強勢的牛市中,就會出現03年以來香港樓市的情景,調整0.382倍,上升1.618倍。

牛一浪:03年8月至08年3月,長度為73.98 - 31.77 = 42.21。

牛二浪:08年3月至08年12月,理論上計算,牛二浪應為73.98 - 42.21 x 0.382 = 57.86,實際上08年12月的牛二浪底是56.71,基本上等於牛一浪的0.382倍。

牛三浪:08年12月起,仍在運行中。假如11年中的100.72是牛三浪頂,則牛三浪的長度為 100.72 - 56.71 = 44.01,只比牛一浪略長一點,顯然不符合標準的牛三浪應是牛一浪的1.618倍比例。所以100.72是牛三浪頂的假設不能成立。按照1.618倍比率計算,牛三浪峰值最少為42.21 x 1.618 +56.71 = 125.01。

這就是我一直堅持見125的原因。  



引用:
原帖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1-2 10:16 PM 發表

數浪除了要知道5組上升浪和3組下跌浪之外,還要知道波浪之間的比率。牛一浪確定後,牛二浪長度應為牛一浪的0.382/0.50/0.618倍。牛三浪長度應為牛一浪的1.382/1.50/1.618/2.00倍。在較強勢的牛市中,就會出現03年以 ...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沒有量寬,如果沒有辣招,圖表走勢還會一樣嗎?



圖表實際上是價格走勢圖,波浪理論分析的就是價格的走向。當周期趨勢形成後,各種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都會成為促成圖表的上升幅度和調整比例的因由。由於各種因素都有利好和利淡兩面性,它們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失卻或弱化某一原因或某一方面,就會出現或強化另一因素或另一方面,令價格走向總是象鐘擺一樣向既定的方向運行,直至周期結束,轉向另一個周期。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1-2 10:45 PM 編輯 ]



重復,刪。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1-2 10:46 PM 編輯 ]



引用:
原帖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3-12-25 05:14 PM 發表

香港樓市的租金回報率與美國十年期長債孶息率有密切的關係⋯⋯
按照這一數學模型,我們也可推測來年樓市升跌的可能性。根據美聯物業的租金和樓價數據,13年10月平均租金為23.79元/呎,平均樓價為7222元/呎,租金回報率為3.3%。美國十年期長債孳息率,10月為2.62,上周最新為2.98。不論怎麽計算,YG之差均為正數。由於3厘水平是十年期長債息率自87年10月以來的下降軌阻力,以及重要心理關口,如果不能上破,現水平就會成為另一個浪頂位,中短期內長債息率就有下降的空間。 ...
美國12月非農業就業新增人口為7.4萬人,大大低於市場預期,十年期長債孳息率應聲回落至2.86。從半年來的日線圖看,很有可能形成雙頂型態,未來的走勢將先下試頸線2.47,如跌破,目標至1.90。

由美聯物業已公布的統計數字看,11月平均租金23.73元/呎,平均樓價7132元/呎。由於樓價略有回落,租金回報率略升至3.33%,與十年期長債之差由前述的0.32,擴大至0.47。假如租金回報率維持在不低於3.0%,而長債息率出現如上述的走低勢態,則利差將繼續擴大。



早前在湯文亮的 "反佔中" 文章中跟貼:

因工作忙,多個月冇寫野了。博士搞民調,當然要支持下。
民陣的遊行人數年年作大,依家已經和華爾街的大鰐一樣,到佐 "大到不能倒" 的地步。有時覺得很困惑,用謊言去爭取公義,這種公義含金量有幾高?用違法的手法去維護法制,這種法制約束力又有幾大?把民生議題用以拖延施政,所要的普選目的為何?

以邏輯角度去分析,的確很難理解。但如果以利益角度去觀察,就不難睇通睇透了。

日日叫要終極方案的人,實際上是最唔想普選的人。一日冇普選,佢哋就一日可以高舉爭取普選的大旗,利用香港市民要求當家作主的心理,去多作籌款。也可利用反對派和民主鬥士的身份,爭取一些民主基金的支持。這是無本生利的買賣,香港社會的福祉對佢哋來講無關緊要。而經濟越差,民怨越大,對佢哋越有利。

香港是中產階級為主的社會,如果任由搞亂攤檔之人當道,中產肯定重慘,難免再負資產。佔中,能支持嗎?

在佔中和反佔中的聲音中,在股市滬港通的預期中,在美國延期加息的貨幣政策下,中原指數本周124點,再創歷史新高。這令不少大行、專家及市民大感意外,因為與他們的直覺和期望大相徑庭,不少大行最近紛紛轉軚,調昇他們今年對樓的預測。

去年底,我就預算中原指數波幅應在116-125之間。至今為止,這個測算乃是全港最準確的計算。絕大多數專家都不敢或者根本不懂作出實際波幅的推算,他們多數只會說一個大概的升跌幅度,譬如5%、10%、15%等等,這種隨口講的數字,實際上是沒有自信,"自說自話,天真的表達"。

由於指數再見新高,圖表上確認指數仍處於2003年以來的牛三浪的尋頂階段。作為投資者,須留意圖表上的尋頂走勢是以何種型態出現,是頭肩頂還是雙頂,再結合波浪的計算以推算牛四調整浪的幅度,從而確定自己的樓市投資策略。

祝各位業主自住安樂,收租快樂!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8-8 11:57 PM 編輯 ]



[隱藏]


任何投資市場,在上升期都會由優質資產領跑,然後中質資產跟升,最後一般素質的資產也水漲船高。股市如此,樓市也如此。



最近細價樓升幅跑贏大市,就很有這種味道。




當然,出現這種現象與政府的印花稅政策有很大關係,例如,買10間200萬的樓仔,和買1間2000萬的豪宅,印花稅支出就差天共地。這引導了資金流入上車樓盤,與上車客搶食,成為細價樓飛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不論是什麼原因,當出現這種場景,投資者必須謹慎小心。特別是今年以來經濟放緩、美國加息日近、而樓市在高位盤整,圖表運行也接近黃金分割比率的節點。這個時候,任何一個事件都有可能成為觸發樓市調整的導火線。



幾年前就推算過125是一個節點,下一個節點是141,中指會在哪一點位置轉折,現在還難以判斷。但不管走勢如何,現階段不應該加碼入市。未來半年內,樓市不虞下跌,一年內也應該相對平穩。有多過一個物業的業主,可在此期間內將投資性的物業善價而沽,以鎖定利潤,並等待牛四浪底的機會。




樓市不會在人人睇跌的時候下跌,只會在個個亢奮的時候見頂。



[ 本帖最後由 雲在青天水在瓶 於 2014-8-13 10:58 PM 編輯 ]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